關節4種聲音: 找出關節炎徵兆
關節平時除了發出我們常聽到的「卡卡」聲,原來還有3種其他怪聲我們需要留意,否則容易增加患上關節炎的風險。
4 種關節聲音的類型:
第 1 種:「卡卡 kaka」聲
如果在做運動和拉根伸展的過程中常感到關節緊繃、「卡卡」聲,而且沒有出現紅腫、熱痛的情況,可能只是因為平時缺乏活動、運動量不足,導致肌肉、關節僵硬引起。
建議只要運動前適度拉根伸展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多數能得到改善,所以也無需太擔心。
第 2 種:突然「啵 Book」一聲

關節活動時突然出現清脆的「啵」一聲,通常只出現一次,下次發生可能時隔數小時,甚至數天。這情況多數是因為突然間的關節伸展,造成關節腔內外壓力失衡,產生壓力差所引起。例如折手指、開香檳時會發出「啵」一聲一樣,一旦內外壓力平衡便不會再出現此現象,所以關節出現此情況亦可放心。
第 3 種:「啵啵 bookbook」聲反覆出現

如每次活動都出現「啵啵」聲,那可能是膝蓋內軟組織(韌帶、肌腱)結構性問題,令到在活動時關節接觸面不再平滑而發出聲響。例如腳踝關節在活動時出現「啵啵」聲。如果情形持續,可能因為過度摩擦、刺激而令到關節軟組織發炎,會增加患上關節炎和疼痛的風險。
建議一旦發現身體出現此情況,應立即求醫。
第 4 種:「沙沙sasa」聲

如果關節經常出現沙沙聲像裡面有沙一樣(常見的如膝蓋),可能與關節周遭的軟組織磨損有關。若發現關節有此問題,並伴隨著疼痛、伸展時出現不適等症狀,就建議立即求醫。
無論身體出現哪一種聲音,想要保護關節,必先養成規律運動、適當地鍛鍊肌力的好習慣,達到提升關節的穩定性,減少其負擔或因外來衝擊而受傷的機會。
Recommend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