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典籍《黃帝內經》: 鈣質流失 腎虛才是主因!?
隨年紀增長,以為鈣質一定會流失?其實,鈣質流失與否主要是看體質!不想年紀輕輕便有腰酸背痛和骨折,就要懂得及時留住骨質。
1.酸性濕熱體質
不少臨床證實,酸性濕熱體質的人較易有骨質疏鬆的問題。因為這類的人大多有不良的飲食習慣,喜愛吃煎炸物,朱古力,以及喝啤酒和奶茶等含有高糖分及油膩的食物,使身體體液由中性轉為酸性,繼而啟動身體的自我平衡機制,從骨骼中抽取鈣質。久而久知,便容易導致骨質疏鬆。
所以,要預防骨質疏鬆,可吃含鈣量比大部分水果更高的無花果,因為無花果含有大量鎂、鉀均能有助維持肌肉功能和強化骨骼。
2.腎虛體質
據中醫典籍《黃帝內經》記載,「腎藏精,精生髓,髓生骨」-明確指出腎主骨的概念,腎精能生髓,有足夠的髓便可扶植骨骼的發育,而腎氣就是推動腎精運化成髓的力量。換句話來說,腎氣強弱、生長和發育與骨頭的強弱成正比。
故此,時常膝軟無力和腰酸背痛的人,必須調養好腎氣,才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。
3. 荷爾蒙失衡
女性在停經後,荷爾蒙會在3至5年間降低至極低水平,體內因而逐漸缺乏雌激素,邁入「更年期」狀態, 也會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。研究指出,在50歲至60歲女性中,每5個平均就有1個患上骨質疏鬆。
所以,女性宜多進行規律的肌肉強化運動,如日行一萬行和行樓梯以取代乘電梯。此舉除了可以強化心肺功能,還有助刺激骨骼新陳代謝,從而增加骨密度。
要減少骨質流失,單靠喝牛奶來補充鈣質未必足夠,還需要先補腎氣,以鞏固骨骼的健康才是正路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