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血徵狀中1項都嫌多 1招教你解決問題根源
鐵 質 在 人 體 內 的 主 要 功 能 是 製 造 血 紅 素 。
血紅素是構成紅血球的重要物質,負責將氧氣輸送到身體各組織,負責體內氧氣及二氧化碳的運輸。因此,鐵質攝取不足,身體便不能製造足夠的紅血球,當缺乏鐵質時,血液中無法運送足夠氧氣,就容易引發缺鐵性缺血,同時也會使人體細胞中的能量供應出現障礙。依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缺血的定義乃是成年男性的血色素濃度在每100毫升血中低於13克,成年女性低於12克,即可能出現缺鐵性缺血徵狀。以下來告訴你,身體缺鐵時會有那些徵狀:
身體缺鐵的8個徵狀
- 容易疲倦
鐵質是血紅素的成分之一,可幫助紅血球運送氧氣至全身器官,如果飲食上還沒有補充足夠的鐵質,很容易疲勞感大增,注意力不集中,因身體沒辦法製造足夠的健康紅血球,供氧氣給全身,因而容易造成疲倦、精神不濟的徵狀。
- 心悸
鐵可以幫助紅血球運送氧氣,如果缺鐵導致血中氧氣不足,心臟就必須加速工作,打出更多的血液,才能有更多的氧氣被輸送出去,因此就容易產生心悸的徵狀。
- 掉髮
鐵對頭髮健康是必要的,因為它有助於加強頭髮強韌性,健康的毛囊需要充足的氧氣,氧氣的運送則倚靠紅血球,而鐵可幫助紅血球運送氧氣至全身器官,所以缺鐵的話就會導致毛囊得不到充足氧氣、養分而掉髮,特別是產後女性,所以補充鐵質係解決產後甩髮其中不二之選。
- 臉色蒼白
缺鐵缺血時,最明顯徵狀是面青、面無血色,女性在生理期間流失大量鐵質,若飲食中又沒有吸收足夠的鐵質,血紅蛋白不足,就會面色慘白。血紅蛋白會讓臉色看起來紅潤有氣色,包括嘴唇、下眼皮內側、牙齦等部位,可以檢查這些部位,若比平常淡白許多,就可能是缺鐵的現象。
- 心情低落
一想到「缺鐵」,大家很容易會想到「血」,但其實鐵質不只幫助造血,還幫助身體很多的功能,像是大腦的正常運作,其實也非常需要鐵質。營養師指出,身體鐵濃度不足,最先會影響腦部的供氧不足,這時腦部會放出信息,影響心情。特別是產後女性,易情緒低落、悲觀,這種情緒不穩定的現象,可能預示身體缺鐵,其實產後因分娩、餵母乳等令身體缺鐵,補充鐵質,可以使身心得到調理。
- 經痛
為何會經痛? 可能係女性生殖系統出現問題,又或者因為缺血引起。每月一次嘅經痛其實可以斷尾。美國麻省大學一項長達10年營養學研究發現,平日多攝取鐵質有助減輕經前綜合症引發的不適,包括有助紓緩經痛、乳痛、腹部抽搐痛、焦慮等症狀。
- 走路容易喘
為何會經痛? 可能係女性生殖系統出現問題,又或者因為缺血引起。每月一次嘅經痛其實可以斷尾。美國麻省大學一項長達10年營養學研究發現,平日多攝取鐵質有助減輕經前綜合症引發的不適,包括有助紓緩經痛、乳痛、腹部抽搐痛、焦慮等症狀。
- 頭暈
鐵質攝取不足時,最直接徵狀是頭暈。缺鐵缺血時也會減少紅血球中的肌紅蛋白,少了肌紅蛋白,影響腦部的供氧不足,腦血流不足,特別經期前後不適,偶而有暈眩的問題發生。嚴重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,甚至是引起缺鐵性缺血問題。
以上8個徵狀,你又中了幾個呢? 雖然鐵質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,但對都市女性來說,缺鐵的情況嚴重,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一份對新捐血者進行的研究顯示,女性捐血者血液中的鐵存量卻處極低水平。雖然缺鐵性缺血未必會引起嚴重或長期的併發症,但缺鐵性缺血有機會因為免疫系統受影響而容易生病和受到感染。對都市女性來說,須靠額外的鐵劑來補充身體所需,要想面色紅潤、身體好,就要正確補血。另外營養師指出,單方面補充鐵質,其實係相對無效,還需配合Vit C、B6、B12 & 瑞士葉酸,幫助提高吸收率,因酸性環境如人體胃酸、維生素C等可以幫助鐵質吸收,再搭配維生素B2、B6、葉酸及B12,可以提高代謝幫助補充紅血球生成時必要的營養。
「草姬鐵紅素」
「草姬鐵紅素」美國專利Ferrochel甘氨酸亞鐵,比一般硫酸亞鐵吸收高3.7倍*,臨床實證鐵吸收率高達90%^,提高人體造血功能,達補鐵,補血,活血功效。更不會有副作用,如:便秘,腸胃不適等。加上有維生素B2、B6、B12、葉酸等成分,提高提升代謝,舒緩初老,經痛的困擾。加上有中式成分紅景天、刺五加同黑棗,除左補鐵補血,仲要幫身體行氣活血,幫助細胞有力輸送養份到全身,一包足夠妳每日鐵質所需,保持面色紅潤,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經期前後不適,保持皮膚水潤嫩白減少皺紋,更不會引致便秘及腸胃不適,唔會有鐵繡味,桂圓味好易入口。適合準備懷孕,哺乳期女性,4歲或以上小孩也可飲用。
• 全港萬寧、各草姬門市及ZINOMALL有售
• 草姬會熱線:8102 6798
* Relative absorption of different iron compounds as compared to Ferrochel。Brian&Hallberg,Acta Med Scand,Supp 368,1960,Pineda&Ashmead,J Appl Nut,1994. %#產品在水中未能完全溶解屬正常現象^ Nutrition 17:381-384,2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