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季易濕熱:三大濕熱成因+禍害!】中醫陳嬿珺

對於濕熱,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香港處於亞熱帶地區又接近海洋,空氣中的熱氣同濕氣自然比較重。『濕』同『熱』其實是中醫的六種邪氣的其中一種,包括是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(熱)。濕熱就是濕邪跟熱邪同時出現。中醫陳嬿珺就跟大家講一下香港為什麼這樣多的濕熱?

濕熱三因

1.環境因素

香港三面環海,雨水較多,加上經常大霧,特別是在春夏交際,經常濕雨綿綿,濕氣較重,加上香港普遍氣溫較高,兩種邪氣容易糾纏在一起,產生濕熱。

【春季易濕熱:三大濕熱成因+禍害!】中醫陳嬿珺

2. 脾失健運

香港人喜歡各國的美食,喜歡吃煎炸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用膳時間不定時,令到脾胃受到損害。過分的飲食會令身體產生食積、濕阻和氣滯,這些身體的不平衡都可以產生熱與濕,導致人體濕熱。

【春季易濕熱:三大濕熱成因+禍害!】中醫陳嬿珺

3. 情緒因素

香港人生活壓力大,又要供車,又要供樓,經常處於思慮的狀態,中醫認為『脾在志為思』、『思則氣結』。多度的思慮會影響消化功能,令到食物容易囤積,產生濕熱之邪,內傷人體。

明明有足夠睡眠都好累、無食慾、小便量少、大便又稀又黏?你好可能是濕熱! 讓陳醫師為大家講解三大濕熱成因、禍害和改善建議。

濕熱的禍害

濕熱在身體不同的部位會產生不一樣的疾病,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瘡皰;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。出現脾胃的濕熱,可見脘悶腹滿,惡心厭食,大便溏稀,小便量少;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,口苦食慾差,身目發黃,寒熱往來;膀胱濕熱見經常去小便、尿急,量少而痛,色黃濁;大腸濕熱見腹痛,腹瀉,肛門灼熱,膿血便等。

【春季易濕熱:三大濕熱成因+禍害!】中醫陳嬿珺

濕熱有法

減輕身體的濕熱之氣,除了要飲食節制,保持心情舒暢愉快之外,平時也可以多食綠豆、冬瓜、絲瓜、赤小豆、西瓜、綠茶、花茶以排出身體的濕熱之邪,當然也要多運動,使身體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。

【春季易濕熱:三大濕熱成因+禍害!】中醫陳嬿珺

濕熱情況多樣,如發現濕熱狀況請盡快向您的中醫師求助。

作者: 中醫陳嬿珺

相關文章